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女频言情小说《赵泗嬴政结局免费阅读扶摇直上番外》,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哈哈~~”看着王离抱头鼠窜的样子,王翦笑而不语。王离过了一会又凑到王翦身边开口道:“大父,赵泗想借家中藏书一观。”王翦愣了一下想了好一会:“你之前带回家的友人?”王离中间带着赵泗出营过几次,去了王离家,不过不是老家。但是王翦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知道赵泗是出海归来的童子之一,和自家孙子交好。“嗯,陛下赐书《显学》《五蠹》,赵泗挺喜欢的,想借家中藏书一观。”王离点了点头开口。“大父老了,你爹不在家,家中之事该由你做主。”王翦老神自在的靠在床上开口道。“哪能不告知大父一声?”王离挠了挠头笑了一下。“况且大父如何算老?方才敲我这一下,现在还疼呢。”王离笑着逗闷道。王翦闻言略显自得的笑了起来。尔后又勉强直起身子,招了招手,示意王离来到身前开...
《赵泗嬴政结局免费阅读扶摇直上番外》精彩片段
“哈哈~~”看着王离抱头鼠窜的样子,王翦笑而不语。
王离过了一会又凑到王翦身边开口道:“大父,赵泗想借家中藏书一观。”
王翦愣了一下想了好一会:“你之前带回家的友人?”
王离中间带着赵泗出营过几次,去了王离家,不过不是老家。
但是王翦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知道赵泗是出海归来的童子之一,和自家孙子交好。
“嗯,陛下赐书《显学》《五蠹》,赵泗挺喜欢的,想借家中藏书一观。”王离点了点头开口。
“大父老了,你爹不在家,家中之事该由你做主。”王翦老神自在的靠在床上开口道。
“哪能不告知大父一声?”王离挠了挠头笑了一下。
“况且大父如何算老?方才敲我这一下,现在还疼呢。”王离笑着逗闷道。
王翦闻言略显自得的笑了起来。
尔后又勉强直起身子,招了招手,示意王离来到身前开口道:“你同我讲讲这个赵泗。”
王翦不是没有消息渠道,只是人上了年纪,很多东西都已经不关注也懒得听了。
对于赵泗,他知之甚少。
或者说,如果赵泗不是王离的朋友,曾几次被王离邀至家中,可能王翦记忆里压根不会有赵泗这个人。
什么不负王命,三种新粮,多大的功劳对于王翦来说都是虚的,他已经做到了人臣极致功成身退,也没有人能比他的功劳更大了,甚至他如今七十多岁的高龄都已经算是活着的人瑞,别说赵泗现在前途广大,就算赵泗做到了人臣极致,就算是左丞相李斯,对于现在已经完全隐退的王翦来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干系。
伐楚之战以后,王翦和始皇帝主动冰释前嫌。
从那以后,整个大秦帝国就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牵动王翦这尊庞然大物,这个活着的彻侯。
王离点了点头,开口大概描述了一番。
毕竟是好兄弟,王离对赵泗的描述多为正面描述,给赵泗夸的那叫一个英明神武荡气回肠。
赵泗外在条件不差,人高马大,又有一身力气,整个人又使人亲近,言谈举止虽偶有不得体之处,但是却不令人觉得冒犯,王离对赵泗的感觉十分正面。
王翦听闻王离的评价,并没有太过在意。
他更沉浸于其中的是年轻人之间纯粹的友谊和独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和不拘一格。
至于王离的高度评价?王翦身上获得的评价已经不知多少。
他还见过不知道多少个获得过更高评价的少年人。或者说,王翦作为一个屹立不倒的王侯,见过不知道多少后起之秀,王离极度美化后的赵泗,放在那些人面前也根本排不上号。
唯一让王翦在意的,也就只有始皇帝对赵泗的态度,
始皇帝于之同食同饮,还赐书《显学》《五蠹》。
王翦知道,《显学》和《五蠹》是始皇帝十分喜爱的文章。
当初韩非的《显学》《五蠹》之论流传至咸阳之时,始皇帝观后大为赞叹,甚至公开表示过对韩非的赞赏,为了把韩非弄过来还废了一番心思。
后来韩非虽故,但《显学》《五蠹》依旧是始皇帝最喜欢的书籍,可以说这两本书某种意义上也是始皇帝思想的一种折射。
始皇帝能和赵泗同饮同食,甚至赠书也是《显学》《五蠹》,对赵泗的亲近不言而喻。
相比较之下,王离所描述的赵泗的种种优点反而成为了极为微末的东西。
领兵打仗也好,为官施政也好,这些都可以后天慢慢学,哪怕较为平庸也无所谓。
唯有为王亲近,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最重要,也最稀少。
王翦勉强算是为王亲近,可那是他用一辈子换来的。
至于左丞相李斯~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为王亲近。
自己的儿子王贲亦是如此!
现今大秦,能够谈得上为王亲近的人真的不多,年轻一代也就蒙毅勉强算是。
出则同游,行则同乘,每一次大巡天下的行程规划车辆配置等事宜全部由蒙毅负责,无人可以插手。
蒙毅上书要求诛杀赵高,始皇帝没有同意,但是事后却专门开导蒙毅,其对蒙毅信重可想而知。
蒙毅如今官职虽不算位极人臣,但哪怕左相李斯,有很多东西都要和他商量甚至问问蒙毅的意见。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蒙毅,本就是被始皇帝带在身边当成未来的一把手培养。
王前亲近,说来容易做来难!
而且蒙毅也不是一开始就得到始皇帝信重,是在始皇帝身边做郎官的时候用了很长时间,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忠信无二,逐渐得到始皇帝的亲近。
始皇帝鲜少在很短的接触时间之内表达出对一个人的亲近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这或许和始皇帝童年以及继位之初不太友好的人生经历有关。
总之,上一次见到,刚刚接触不久始皇帝就明显表现出亲近意思的人,还是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人的名字,叫李信!
赵泗初逢始皇,却得王亲近,这一点……殊为难得!
“赵泗可曾治学?”王翦沉思片刻后开口问道。
“不曾,《显学》《五蠹》都得我帮他通读下来,不过他读的挺快,几遍下来就能通读文章了。”王离开口回答道。
“不用借了,家中法家藏书,皆抄录一份赠之。”王翦拍板决定。
“好!”崽卖爷田不心疼,反正是大父做的决定,另一边又是自己的好兄弟。
“你和赵泗互为友人?”王翦又开口问道。
“是也!此人颇有风度,行事不拘小节……”王离还在夸,王翦却陷入了沉思。
“既然如此,你从家里挑些歌姬舞姬一并相赠。”王翦开口道。
“不用,赵泗还没安家呢……”王离摆了摆手。
“那就连宅子一道送了,既然尚未安家,一并再遣些奴仆过去。”王翦摸着胡子缓缓开口。
“啊?”王离一惊。
大父今天大方的有点过分。
“算了,此事我差人去办,妥当之后,你再说不迟。”王翦估摸着自家孙子憋不住那破嘴,这些琐事估计也得办的鸡飞狗跳,索幸他压根也没指望王离。
王家家大业大,王离只要不瞎折腾,一切事情都有最专业的人才帮助他处理。
(月票推荐票快捷通道)
蒙毅前去处理赵泗一行人的交接事宜。
然后又由蒙毅带领前往蓝田大营。
蓝田大营!
顾名思义,这个营很大!
四周入目所及,几乎全部是蓝田大营的范围。
“上卿,此处皆是蓝田大营?”赵泗环顾四周发出疑问。
“哈哈,此处只是蓝田大营的一处军所。”蒙毅笑着开口。
赵泗一顿,万万没想到如此广阔的军所只是蓝田大营一处军所罢了,听得出来,像这样庞大的军所,不止一处。
“天下未定之时,蓝田大营乃咸阳门户,也是东出渠道之一,其余各国若想伐秦,非得走函谷关不可,唯有楚国,可走武关伐秦,武关不比函谷关地势险峻,蓝田之地常有驻军,至文王时,此地又营建蓝田大营,咸阳兵力,几乎尽屯于此。”蒙毅开口为赵泗科普。
因为光环影响,再加上没有明显恶意和利益冲突,蒙毅也很乐意和赵泗这个后进之辈交流。
蒙家虽然并非土生土长的老秦人,但是蒙恬蒙毅两兄弟对始皇帝都颇为忠诚。
赵泗出海,带回来了极为重要的高产粮食,以及足以对大九州说进行实证补充的世界地图和海图,对大秦的贡献十分之大,始皇帝的看重也显而易见,蒙毅亲近一二,实属正常。
“伐楚之时,兵力就尽发于蓝田?”赵泗开口问道。
“差不多,蓝田大营有驰道沟通,各地征调士卒大部分皆先聚集于此,走此过武关而伐楚国。不过如今楚国已定,蓝田军寨撤裁大半,已不复昔日盛景,昔年彻侯伐楚,声势之浩大,平生之罕见!”蒙毅点了点头道,蒙王两家虽然关系不是很好,但是对于王翦,蒙毅还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赵泗看着面前仅仅是蓝田大营的一个军寨,脑海里都已经浮现出了当年王翦师六十万伐楚的盛况。
士卒物资尽发蓝田,由驰道直过武关,直达楚国边境!
昔年天下未曾一统,恐怕蓝田大营的常备兵力都得有一二十万,这里也很有可能就是大秦的军事大本营。
一来是咸阳门户,二来又是伐楚必经之地。
其余五国,土鸡瓦狗不值一提,想要伐秦也得走函谷关死磕,唯有楚国值得重视,秦军大军囤积于此并非没有道理。
而作为秦国的军事大本营,蓝田很有可能就是大秦大量驰道的始发点之一。
王翦伐楚之时,于楚地按兵不动,整整一年,蓝田作为粮草始发地之一,不知道又该汇聚了多少民夫徭役。
赵泗一边跟随蒙毅继续前行,一边打量蓝田大营,中间又途经了几个军所,直抵蓝田大营的指挥中心,由蒙毅出面和王贲完成了交接。
赵泗等人又被安排在了蓝田大营的军所之中继续等候。
在等候期间,赵泗等人基本上没有太多自由可言,也不能四下遛弯,类似于软禁一般。
赵泗也只能继续阅读蒙毅送给自己的邹子著作打发时间。
这般的状态持续了两天。
大营之内,王贲和王离相对而坐。
王离盘完着手里的红薯土豆看着父亲王贲开口:“这玩意能亩产五百斤?”
“不会是同徐福一般的方士吧?”年轻的王离疑惑的开口问道。
王贲皱了一下眉头没有回答,而是开口说道:“这几样作物干系甚大,再尚未长成之前,严加看管,另外赵泗等人一应所求,如无过重皆应之。”
王离看父亲神色严肃,提起正形应唯。
王贲看着自己的儿子皱了皱眉头。
王离眼看父亲神情严肃,逐客态度明显,赶忙叩首行礼退去。
值得一提的是,先秦时期是流行跪礼和叩首礼的。
而且是很日常的礼节,包括朋友相互拜访亦或者主君宴请臣子等都会行的礼节。
因为先秦时期坐姿为跪坐。
不过当然不是耻辱性的屁股高耸的那种礼节,先秦时期的叩首礼很有讲究也并没有那么不雅。
有虚叩,实叩,隔着手叩,也并不会五体投地,更不会屁股高耸,一些比较轻微的礼节更像是跪坐的时候欠身致意,同时身体下盘保持跪坐姿势不变。
说白了,看起来像是跪着行礼,实际上人家是坐着行礼,只是这个时代的坐姿是跪坐。
看着王离急匆匆离去的身影,王贲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一些。
王家的生态链很简单,王贲怕父亲王翦,王离怕父亲王贲,王翦宠自家的大孙子王离。
作为彻侯王翦的儿子,王贲可以说是压力山大。
王翦的战绩太辉煌了,辉煌到他这个儿子连喘气的空间都没有。
相应的,王贲对于王离的要求也很高。
我不能继承父亲的荣耀,我的儿子可以!
问题就出在这里,王翦很宠王离这个孙子。
王翦教子,王贲挨打。
王贲有儿子了,准备效仿王翦揍儿子,接着被王翦打。
甚至于王离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王翦带到老家身边养着,如今王离已经长成,才回到王贲身边,而王贲又天生严肃,父子之间,竟然无多少交流。
王贲很关心王离的学习情况,本以为在父亲王翦身边王离学的会比在自己身边好,可是王离这个家伙学的全是一些爬高上低走鸡撵狗的本领。
军事方面当然有学,可是学的并不深入,说一句志大才疏都不为过。
眼下的王离,官职爵位倒是一升再升,混了不少功劳,但是实际水准他这个父亲看在眼里,确实稀松平常。
而且官职和爵位的晋升,更像是始皇帝对于王家嫡系的赏赐,说是一句关系户都不为过。
王贲自己的爵位和官职好歹也是真刀实枪拼出来的,虽然不乏有父亲王翦的影响,但是其本身过硬的军事本领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而王离的履历,完完全全充斥着镀金的气息。
王贲很担心,他从小就担心自己会不会玷污父亲王翦的声名。
现在又担心自己的儿子会不会丢了老王家的脸。
被老父亲带在身边养大的王离,完全不符合王贲的要求,就像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三代,王贲很不满意!
他甚至曾经生出过练小号的想法,可是老爷子王翦对王离宠爱过甚,他要是敢提出来换个儿子继承家业,老爷子王翦怕不是分分钟把他屁股底下的位置踢走。
“这就是没有纸的缺陷啊!”赵泗颇为心疼的看了一眼面前的缣帛开口感慨。
“这不就是纸么?”王离指着缣帛疑惑发问。
值得一提的是,纸这个字并不是在纸发明以后才诞生的。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纸指的就是缣帛。
纸这个字本身就是从缣帛之中提取融合而出。
“我说的不是这个纸……”赵泗摆了摆手。
“话说怎么造纸来着?”赵泗挠了挠头,赵泗看过不少小说,有些小说还是考究党,写的造纸工艺十分详细,问题是赵泗看的时候就把这段剧情当装逼剧情看了。
就记得主角造纸,纸出来了,震惊,发财……
对于造纸的工艺的了解,也就仅限于知道纸这玩意是用植物纤维造出来。
“不管,知道原理就行。”赵泗一拍脑子再次给军匠安排了一个任务。
造纸!
至于怎么造纸?
赵泗给出的帮助就是告诉军匠们,是用植物纤维制作。
军匠们不知就里,不过好在这也不是什么大工程,先研究着呗,说不定赵泗看到匠人们某些步骤就联想起来了呢。
只要不涉及大规模生产,其实耗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再说赵泗造纸也不是为了自己赚钱,就更不用自己出资了。
“你之前不是一直问我写的是甚?”赵泗看向王离脸上露出揶揄的笑容。
之前赵泗忙着回忆验算,王离询问大多也就是含糊不清的糊弄过去。
现在空了下来,也总结的差不多了,总算有时间教给其他人了。
作为自己的小伙伴,王离自然当仁不让的要第一个承受数学的折磨。
“这是我在海外看到的数算之书,习之简单实用。”
王离信以为真的点了点头,赵泗对王离展开了数学辅导。
而另一边……
驰道之上,始皇帝驾撵之中。
蒙毅将来自咸阳由王贲发出的急奏呈上。
“将卤盐制成青盐?成本和煮盐法相仿?还有可能降低?”虽然心中讶异,但始皇帝仍不动声色的看完整份急奏。
因为晒盐法还没有实验成功,故而这次上面的急报汇报的是赵泗煮盐之事。
通过种种手段,将卤盐,制成上等的青盐。
其中耗费的无非也就是人力和柴薪。
“盐多出于齐地,除却成本,沿途运输亦是成本高昂,关中各地,除了采买齐盐,只能开采井盐盐矿,却仍不能自给自足。若有此法,天下盐价都能下来许多!”蒙毅开口说道。
内陆地区的盐矿大多质量良萎不齐,除了上等的青盐,质量比不上齐地的海盐。
齐地打从春秋战国乃至于更久远的时期,就已经是天底下最大的产盐地,天下盐半出齐不是一句空话。
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后,虽然并未实行盐铁专政,但是也第一时间把控了大量齐地盐产地扩大生产。
甚至特意多修了一段驰道至盐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
但也仅限于此了,煮盐本就成本很高,再加上发送天下的运输成本,导致盐价一直居高不下。
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了!
赵泗制盐之术,一方面可以缓解天下盐半出齐的现状,按照此法,各地之盐矿皆可使用,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节省大量钱财。
最关键的是,大秦也可以大幅度缓解盐不够吃的困境。
事实上,哪怕齐地是产盐大地。
但是使用煮盐法这种较为原始的手段下,产量也一直不算太高,供应齐地绰绰有余,供应天下却也是力不从心。
除了齐地,其他地方的能吃的盐矿根本不够,而齐地哪怕在始皇帝征服以后已经扩大过生产,也依旧远远不足供养天下。
更不用说,急奏里还提到,赵泗正在实验晒盐法,有望进一步压低成本。
“不错!”
始皇帝按下奏折,难得的露出几分笑容。
这次旅途的归程对于始皇帝来说并不愉快。
他是因为身体不适选择提前归咸阳,但是一路上依旧车马劳顿,身体的不适感越来越强。
最开始只是偶有胸闷气短,现在随着车马劳顿和时间的推移,每次睡醒总是会大汗淋漓,走几步路也气喘吁吁。
甚至连“仙丹”的效果都越来越差,人也时常处于提不上劲的情况。
一路上,除了赵泗归来这件事以外,也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蒙恬北疆扫荡河套,如今进无可进,却又不能轻易退出。
修筑长城的劳役最近又发生了聚众哗变,不过被轻易镇压。
百越那边,赵佗进展也不大,按照赵佗的做法,大秦恐怕还要耗费十年乃至于更多的时间才能在百越站稳脚跟。
扶苏再次上书进言分封制。
归途中又遇到了刺客,虽然连自己的驾撵都没有靠近就已经伏诛。
“半两钱于各地推广如何?”始皇帝开口问道。
“恐还需数十年之功。”蒙毅开口回答。
秦朝商品经济极度不发达,故而
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四步走的战略当中,统一货币被始皇帝放到最后。
倒不是说统一货币不重要,而是相比较于其他三个,统一货币得往后排排。
而且!
书同文车同轨可以同步进行。
统一度量衡和统一货币却不能同步进行。
也正是因为始皇帝将统一货币排到了最后,在历史上在他去世的最后一年才勉强完成,故而秦亡之后,天下诸侯并起,货币曾一度恢复混乱,直至汉朝初期还有各种货币掺杂使用的情况。
“十年……”
又是十年!
始皇帝皱了皱眉头。
统一秦之地和统天下之地是完全不一样的。
若是在关中推行任何政策,都不会如此之慢,可是天下,何其广袤?
北地虽然蒙恬已经驱逐匈奴,重新收复最肥沃的河套地区,但是移民戍边,开垦耕地,修筑长城,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南边的百越也是如此,赵佗两面出击,一打二化,手段偏向于怀柔,非十年不得见效。
货币改革又是十年之功……
现在正在进行的政策很多都是宛若无底洞一般。
需要十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才能逐渐产生利益,百年恐怕才能堪堪收回成本产生回报。
始皇帝近些日子身体越来越不适,只恐觉得自己有没有那十年都不好说。
近些年来,收获最大的投资反而是当年出海的船队。
当然,前提是赵泗说的是真的。
譬如红薯土豆真的亩产五百斤,玉米真的倍短于小麦,海外之地的海图和地图是真的。
看着手中的奏报,始皇帝沉凝的脸上最终显出一丝轻松。
“加速,尽快归咸阳!”
回想起赵泗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海外风物,始皇帝讶然发现,赵泗这小子竟然是今年最大的好消息。
气氛瞬间诡异了起来,赵泗尴尬的抬头露出了微笑。看向始皇帝颇显严肃的脸。
“要不……先吃点?”
始皇帝看着赵泗不失礼貌的笑容,严肃许久忽而露出笑容,自顾自的席地而坐。
赵泗见状,立马懂事的用一旁的秦剑为始皇帝片肉。
始皇帝看着锅中翻滚的肉片,并没有嫌弃赵泗使用过的筷子,瞅准一块山鹿肉夹起放入口中。
和之前干尝辣椒的区别很大!
在牛油山菌的配合之下,辣椒的香味得到了彻底的激发,配合上麻椒的微麻,以及牛骨熬出来的汤底,嘴里的山鹿肉在始皇帝的舌尖味蕾之上迸发出不一样的香味。
始皇帝不是没吃过山鹿肉。
认真评价的话,火锅里的山鹿肉甚至还煮的有点老,口感有点柴。
但是香味浓郁麻辣刺激以及山菌提鲜的锅底弥补了这一切。
这是始皇帝从未吃过的全新版本!
香!
真香!
味蕾在呼唤,空空如也的肚子也在呼唤!
以至于始皇帝只来得及稍微品尝咀嚼就迫不及待的吞入腹中。
一片山鹿肉吞入腹,反倒让空虚已久的腹部发出更加强烈的呼唤,始皇帝没有任何犹豫再次夹起来一片山鹿肉。
过瘾!但是又不过瘾!
仅仅是初次尝试,始皇帝就有些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那种麻于辣在舌尖跳动,香味不断绽放的过程太过于美妙。
尤其是始皇帝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颇为食欲不振。
此时此刻!胃口大开!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速度越来越快,始皇帝大快朵颐。
原本味道一般的辣椒在经过炮制以后成为了最独特的最令人欲罢不能的香料。
不消片刻,铜锅之中,原本煮熟的山鹿肉和糜子肉已经被始皇帝扫荡一空。
赵泗赶忙将片好的肉片眼疾手快的再次投入锅中。
新肉煮熟需要时间,始皇帝终于停了下来。
腹中已有食物存在,但距离饱腹远远不够。
始皇帝身高将近两米,是地道的陕北大汉,食量颇大,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食欲不振,如今开了胃口,便是吃上个几斤肉都不意外。
看着锅中翻滚的红肉,看着一旁侍奉的赵泗,始皇帝甚至有些自嘲。
身体不适许久,原来仅仅一顿饭都会令人身心愉悦。
始皇帝算不上地道的老饕,今天却为了一顿饭食而有失沉稳,不过始皇帝并非是在意这些东西的人,仅仅是自笑一瞬,看向继续埋头片肉的赵泗摆了摆手。
“坐下同食!”
也就是临时起意,也可能是看赵泗比较顺眼,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到访打扰了赵泗原本的进食?
总之,赵泗万万没想到始皇帝居然会邀请自己同宴而食,这一瞬间让赵泗有些失度,不过多少是喝了那么一点猫尿,胆子大,始皇帝开口,赵泗还真就屁颠屁颠的放下秦剑坐了下来。
“你也一道。”始皇帝看向王离。
王离没赵泗胆子大,赶忙推辞,始皇帝却摆了摆手。
本来就是赵泗王离二人于山间野食,没道理抢了人家的饭碗还不让人上桌吃饭,始皇帝从不需要这些手段保持自己的威严。
王离见始皇帝态度坚决,心怀忐忑的上桌吃饭。
王离还真不是第一次和始皇帝一起吃饭。
始皇帝不止一次大宴群臣,王离作为王翦嫡孙,也是有吃席的资格的。
王翦退休的时候,始皇帝曾经亲自造访王家,于王家三代人同宴而食。
但是王离自觉那都是跟着爷爷父亲蹭饭,自己于席间那些朝堂大佬相比只是一个小透明,更不可能和始皇帝同案而食。
如父亲之言,这辈子能做个守家之犬都是祖上积德。
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够有幸和始皇帝同案而食,一锅吃饭。
王离正襟危坐,偷偷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偷眼瞄了一下自己的父亲,只见父亲的脸色果真好了许多。
这让王离有些自得,自己好像出息了一下,虽然自己什么也没干?
王离正襟危坐,赵泗也不好吭声和小伙伴交流,主要始皇帝就在一旁坐着,始皇帝不说话的话,气氛还是有点尴尬的。
不过尴尬的气氛并未持续多久,始皇帝见锅中肉已经上浮没有任何犹豫就拿起来了筷子。
“陛下,再多煮一下。”赵泗趁机开口。
“何故?”始皇帝看向赵泗。
他方才就觉得这锅中之肉煮的有点老,口感不够好,虽然有锅底在,香味浓郁,但是终究差了一些。
先秦时期一人一案自煮一鼎是常有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奴仆在侧的,所以始皇帝煮东西吃的分寸拿捏的还是不错的。
“野味虽香,但是山林水虫容易寄生,不煮透一些,怕有虫入体。”赵泗开口回答到。
现代因为吃野味感染寄生虫或者病毒的多的数不胜数,真不是赵泗杞人忧天。
这个时代医疗手段极其有限,真要是感染上了麻烦的很。
虽然自己有璞玉光环,但是寄生虫自己的璞玉光环可未必能够解决。
“如鱼脍一般?”始皇帝开口。
“大约一致。”赵泗回答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选择从善如流。
鱼脍其实就是古代的刺身,这玩意周朝就有了。
从周朝到春秋战国可谓是风靡天下,甚至衍生出了很多讲究。
《诗经》所记载,“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礼记》和《论语》中都有记载,“脍,春用葱,秋用芥”,“不得其酱不食”。
然而,中原之地的鱼脍多以淡水鱼为主,淡水鱼突出的就是一个寄生虫多,故而因为食鱼脍而暴毙的人多的数不胜数。
然而死亡并不能阻止老饕对美食的向往,鱼脍一直风靡到唐朝时期,直至宋朝以后,炒菜普及,人们的可选择美食种类变多,生肉刺身的吃法才逐渐沦为小种美食。
因为吃鱼脍暴毙的人太多了,始皇帝自然知道,基本上也不吃鱼脍。
故而赵泗一说始皇帝就明白其中道理。
只是可惜……肉要是再嫩一点就好了!
(推荐票月票快捷投票通道)
王离和赵泗万万没想到。
他们吃着火锅唱着歌,始皇帝就来了!
眼下的二人,衣衫凌乱,胸脯袒露,发鬓满是汗水,袖子也撸到胳膊肘往上。
此时天气已至立夏,煮着火锅喝着酒,身体燥热是难免的事情,甚至于王离的嘴唇子都被火锅辣的红彤彤的发肿。
二人此刻也喝的有点醉。
古代的酒度数确实不是很高,赵泗上辈子酒量也确实挺好,可是穿越而来,换了身体,赵泗穿越以后又没喝过什么酒,没有酒精耐受,上辈子的酒量和这辈子的酒量又没有半毛钱关系,自然而然几杯下肚头晕眼花脚步凌乱。
王离亦是如此,他虽然家中富裕,时常有美酒喝,喝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很显然王离的酒量也没有练出来,和赵泗一样,三杯猫尿下肚醉的颠三倒四。
值得一提的是,赵泗对于喝酒并不是十分热衷,也不是十分讨厌,他比较讨厌酒桌文化,比较讨厌喝高度白酒,啤酒葡萄酒米酒这种,赵泗喝起来感觉还是不错的。
这个时代自然没有白酒,白酒那玩意是近现代化的产物,王离带来的是正宗的黄酒,度数不算太高,喝起来味道也还可以。
赵泗酒品还行,只不过微醺以后话明显有点多,人也有点兴奋,正准备拉着王离猜拳,醉醺醺的王离却推开了赵泗的手。
赵泗王离二人相对而坐,故而赵泗没看见,王离却第一时间看到了始皇帝,看到了自家老爹黑的沉如墨水一般的脸色。
本就不多的酒意顷刻之间消散,王离赶忙起身,身子一时之间甚至还没有站稳赶紧躬身行礼。
“臣,王离!参见陛下!”
起身之际,王离也没有忘了自己的小伙伴,偷偷用脚尖踢了一下赵泗。
赵泗正纳闷王离忽然站起来踢自己一脚干什么,看到王离躬身行礼口称陛下,略微上头的酒意也随之消散,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旋转起身和王离一道躬身行礼。
“民赵泗,参见陛下!”
王贲怒视自家不靠谱的儿子,平日里天天都在军营之中碍眼,始皇帝亲至却跑了出去。
甚至还喝的酩酊大醉,胸膛袒露,发型凌乱,没有丝毫形象可言。
王离正低着头呢,他知道自家老爹肯定正在生自己气,回头也少不得被训斥一番,正寻思着到时候怎么躲避呢。
这事它又不能怨王离,王离离营走的是正规上报流程,王贲在这方面对王离管的极为严格,王离作为军官,并没有私自外出,人有自己的假期,该走的流程也已经走了,谁也挑不出来半点毛病,只能说运气不好,始皇帝刚好亲至蓝田大营。
甚至始皇帝还不是等着自己带着赵泗回去,而是亲至此地,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王离哪有机会整理仪表?
至于始皇帝,看着明显喝的有点醉意的年轻人躬身站在一旁,再看二人皆面红耳赤,不拘一格,胸口袒露,只是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
年轻人啊……始皇帝年近五十,不管是年龄还是地位上都不需要在这种小事上刷存在感。
王离赵泗二人本就无错,过来的途中不让随行之人提前通知王离赵泗也是始皇帝一时兴起的恶趣味使然。
“无需行礼……”始皇帝摆了摆手,赵泗和王离二人乖巧起身低着头看着地面发呆。
始皇帝则饶有兴致的走到二人之前相对而坐的地方,土灶之中,柴薪仍在燃烧,铜锅里面,火锅里面仍有肉片在上下翻滚。
因为煮的已经颇有时候,辣椒、牛油、牛骨、山菌、麻椒、等各种香味已经被完全煮透煮开,再加上里面的山鹿肉,糜子肉,兔子肉。
始皇帝刚刚走进,缠绕着香味白烟就张牙舞爪的朝着始皇帝面门扑来。
香!
香!
香!
始皇帝讶异的发现,自己居然产生了食欲?
是被这香气勾起的?
近些日子始皇帝吃的东西实在不多,因为食物匮乏的原因,始皇帝算是强逼着自己吃点东西,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饿,也感觉不到想吃东西。
眼下被着香气一激,始皇帝忽然发现,自己近几日吃的东西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之前一天下来吃的东西多。
身体确实没有摄入过多营养和食物,食欲却被火锅的香味陡然打开,始皇帝惊发现。
自己饿了!而且在香气的持续散发之下,始皇帝的饥饿感越来越浓。
饿并不是很舒服的感觉。
但是如果感觉不到饿那就更令人心忧。
始皇帝不动声色的鼻翼鼓动,又吸了一下。
香!真香!
那里面翻滚的是什么?辣椒?怎么会这么香?
始皇帝并没有发现,自己再来到这里和赵泗接触的瞬间,身心已经不自觉的放松了下来,甚至有多余的心情去好奇这是一种什么吃法。
像是煮?好像又不像。
“这是何吃法?”始皇帝直接看向赵泗。
肯定不是王离弄出来的。
“回陛下,这是火锅!”
赵泗见始皇帝有兴趣,上前一步为始皇帝介绍。
“此锅以牛骨牛油辣椒麻椒山菌煮之,切肉入内涮上片刻,各种香味俱全,食之甚美!”赵泗开口说道。
“对了,这里面的牛油牛骨都是官府备案过的……”赵泗临了不忘给自己小伙伴开脱一下。
“这是你二人猎来?”始皇帝指着被切了一半的山鹿和糜子。
“赵泗射的……”王离回了一句,顺便偷偷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见脸色还黑着,也就没敢说自己就靠着两条大黄狗逮了一只竹鼠。
始皇帝颇有兴趣的点了点头,有食欲是难得的好事,他打算等下归营,让赵泗给自己弄一锅这般的吃食,好好填补一下自己几日因为食欲不振而颇为疲惫的身体,再顺便询问赵泗一些事情。
不过很显然,始皇帝等的了,他的身体因为长期进食过少,眼下又食欲大振的情况,率先缴械投降。
始皇帝转身看向赵泗刚准备开口。
咕噜……
“你……”
咕噜……咕噜……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王离低着头鼻子抖了一下。
王贲若无其事,赵高面色没有任何改变,周围士卒也不动声色。
唯有喝了点小酒的赵泗,脚趾拇扣的绑紧,吭哧一声,成为了人群中最靓的那个仔。
(ps:月票推荐票快捷投票通道。)
(再补充:始皇帝食欲和精神好转是因为璞玉光环。而非因为火锅太香。可以视为金手指解除缓解负面状态,正常以后,火锅的香味才激发了本就很饿的食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