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速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

关河万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关河万里”的《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满了整面墙壁!“这是咱从元人手里夺得的,有了这个图,咱才知道世界之大,实在难以想象!”朱元璋说到这里,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众人都上前观看。「这个图,是传教士马可·波罗画的!他和忽必烈交好,所以画下这副地图送给忽必烈。」「这图也算不错了,但是明显有很多错误之处啊。」朱允熥的心声传到了朱元璋的脑海。......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01-25 10: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关河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关河万里”的《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满了整面墙壁!“这是咱从元人手里夺得的,有了这个图,咱才知道世界之大,实在难以想象!”朱元璋说到这里,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众人都上前观看。「这个图,是传教士马可·波罗画的!他和忽必烈交好,所以画下这副地图送给忽必烈。」「这图也算不错了,但是明显有很多错误之处啊。」朱允熥的心声传到了朱元璋的脑海。......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事不宜迟,朱元璋直接宣布散朝!

同时让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开国公常升和朱允熥一起到养心殿议事。

朝堂一片哗然!

看来陛下是要小范围商讨蓝玉大军的进退问题。

兵部负责军事,户部负责粮草,开国公常升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但朱允熥,凭什么?

今天朱允熥在朝堂上唯唯诺诺,也没有答出什么问题!

看今天常升满脸喜色、一路嘚瑟,难道朱允熥在陛下那里得到了某种认可?

太子朱标近来不在,听说陛下让他去选择新的都城。

要做好迁都准备!

迁都多大的事啊!

大臣们私下里分析,朱元璋老了,也折腾不动了。

迁都是借口,实际上是让朱标去各处散心、休养身体了。

今天的事情着实诡异,大明未来,风向要变了呀。

到养心殿,朱元璋让人掀开墙上的帘子。

一副巨大的地图显现在眼前。

铺满了整面墙壁!

“这是咱从元人手里夺得的,有了这个图,咱才知道世界之大,实在难以想象!”

朱元璋说到这里,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众人都上前观看。

「这个图,是传教士马可·波罗画的!他和忽必烈交好,所以画下这副地图送给忽必烈。」

「这图也算不错了,但是明显有很多错误之处啊。」

朱允熥的心声传到了朱元璋的脑海。

这个皇孙,居然说这地图有错误之处?

他四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应天都没有出去过,怎么能说这地图有错误之处?

这是他的心声,发自肺腑的,根本没必要说谎啊。

“你们给咱说说,元主有可能在哪里?”朱元璋刻意看向朱允熥:“你舅祖父出发前,夜不收带来消息,元主在宁城北百里。大军就从这里出发。”

朱元璋手持长竿,点向了宁城。

兵部尚书齐泰说道:“陛下,臣以为元主应该回到了老窝,毕竟这里最安全。”

户部尚书附和道:“元人的发家之地在斡难河,这里离我大明很远,蓝玉恐怕很难追到。”

常升也点点头:“八成就是在这里了。人家的发家之地,耳目众多、筹兵筹粮极为方便。”

朱元璋看了看距离,心中默然。

如果元主真的躲在这里,蓝玉的粮草根本不够!

就是筹粮,不可能的事!

此时是初春,在北地,那还是冰天雪地!

“可恨,脱古思帖木儿的胆子太小了!我真是小看他了!”

朱元璋说完,齐泰立马捧上了彩虹屁:“都是陛下英明神武,打得那北元胆小如鼠,望风而逃,逃得越远越好。”

「这货是谁?这马屁拍得溜啊。老朱啊,你小看元主,我小看你了!」

「黄金家族的后人岂能如此不堪?」

「还有,这个时候往斡难河跑?那里快到俄罗斯了!好几百公里,难道不吃不喝?」

「如果是我,和元主的选择一样。」

朱元璋听到这里,看向地图,皇孙说得有道理啊。

但,他的选择在哪里?

「这个地方,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有食物来源。就算没有粮草,也能支撑下去。这个地方,当然得有湖!」

「元人比较擅长在冬天捕鱼,在结冰上的湖面上随便挖个洞,就有鱼吃!」

「第二,必须是蓝玉大军找得到的地方。当蓝玉大军兜兜转转疲惫至极的时候,派出小股部队引其上勾。」

「第三,是有山包围的地方,等到蓝玉大军到此,元军从山上借着势能猛冲下来,明军就危险了。」

朱元璋征战多年,早就喜怒不形于色。

但此时,朱元璋真的惊了。

细汗从额头上渗出。

元主原来早有打算,在某个地方猫着,等蓝玉疲惫之时再亮出獠牙!

「距离不远不近,有利于藏,有利于攻,在湖边!」

「这个地图上标的有啊,就是捕鱼儿海,现在叫贝加湖。」

捕鱼儿海?

朱元璋的眼睛,立马锁定了西拉木河的上游、汗乌拉山的东麓。

那里,正是捕鱼儿海!

一个并不大的湖泊。

再一看大体距离和方位,朱元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好,好!”朱元璋用长竿指向地图:“就是这里,捕鱼儿海,元主就藏在这里!”

常升看了好大一会,拊掌大笑:“果真如此,陛下多年不出征,眼光还是远远高出我等!就在这个地方,没跑了!”

「我靠,二舅,你也学会拍马屁了!不过讲真,老朱的本事真不是盖的!」

「老朱居然一眼看出来元主的藏身之处!」

「打服外族、从南打到北取得成功的,几千年,只有朱元璋一人!」

「老朱,我墙都不服,就服你!」

「千古一帝,真心佩服!」

得到皇孙发自内心的肯定,朱元璋居然有了一丝成就感!

不过,马上,朱元璋心里犯尬了。

如果不是皇孙的心声表露,自己哪儿会知道?

皇孙准确地料中南方战事,刚刚又指出北方战事的关键:元主藏身之处!

这说明,这个皇孙有大才!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愿意亮出来!

难道他对皇太孙之位,不感兴趣?

天天就想着躲在外面的宅院子,和两个小侍女瞎混!

“八百里火票加急,给蓝玉说,让他按咱的意思,直扑捕鱼儿海!将北元一网打尽!”

朱元璋作完决定,又拿出一个密折让大家传看。

三人看完吓了一跳,南边居然有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这三十万大军非同一般,其中有五千先锋军是象军!

此前,明军就曾遇到过象军。

这些将士虽然身材矮小,但他们骑在大象上作战。

大象训练有素,背上还安着舒适的坐椅,象军坐在里面,挥舞长矛大刀。

大象皮糙肉厚,几乎是刀枪不入!

敌军坐在大象背上,武器都够不着!

明军接触几次,都被象军冲了个七零八落。

那几次,象军也只有几百骑的规模。

而这次,居然有五千象军!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看完南方军报,手都在发抖。

常升经常与元人打仗,没有与西南的蛮军交过手。

但也知道,西南的蛮军并不比元军好对付。

参照之一就是镇守云南的沐英。

沐英自八岁起就跟着朱元璋征战,因有勇有谋,被朱元璋收为义子。

洪武十四年,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出征云南。

云南平定后,沐英留下镇守。

十年之间,沐英又平定普定、广南、浪穹诸多蛮族。

论军事,沐英不比傅友德、蓝玉等人差。

但遇到象军,几次都吃了大亏。

这次,边境居然集结了五千象兵!

想想都头皮发麻!


这些数字,不管是帐上还是心里,都没数!

“陛下,户部只有鱼鳞黄册登记详细。洪武五年以来,先后发行宝钞十余次,总的面额多少,没有详细统计。”

范敏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国库的银两本就不多,大部分银两都散在民间,宝钞兑现起来,着实有些难度。”

听到此,朱元璋有些微怒。

原来,范敏也懂皇孙心中所讲的“准备金”。

就是说,宝钞和实物要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现在,国库的银两没那么多。银两在民间,也没人愿意换成宝钞。

如此一来,宝钞可不就成了废纸一堆?

范敏刚才居然还在蒙自己!

“我大明与北元这些草原蛮族不同,他们可以没有财政,没有货币,缺粮了就南下打草谷。而我大明必须有稳定的财政。”

“有稳定的财政,就必须有稳定的货币。”

“你们说一说,要发行宝钞,朝廷和下面的官府要用什么样的实物相对应?”

大臣们都皱眉思考起来。

「老朱对财政也有研究?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

「秦汉以来,官僚系统分得笼统,不是文官就是武将,未免太简单化了。」

「时代越进步,经济越发展,负责治理的官员就越要专业化。」

「会打仗、会写文章,根本应付不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发展。」

「传统科举出来的文人,除了会咬文嚼字,别的可真就啥也不会了。」

「大明,太缺少专业人才了!懂财政、通金融的人,根本就没有啊。」

朱元璋又得到了三孙的表扬,高兴的同时,又思考起来。

自古以来,军兵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好的理财能手,打仗都没有底气。

自己之所以能够打垮元朝,很大程度上是有了李善长。

李善长善于理财,朱元璋只管打仗,从来不考虑钱粮够不够的问题。

其功劳堪比汉代丞相萧何。

只是,他提拔了胡惟庸,对胡惟庸的谋反不报告、装聋子,所以被杀掉了。

现在,真的是缺乏理财方面的能手。

听朱允熥的心声,可以断定,朱允熥就是这方面的人才!

只是,他一直低调隐藏。

要解决问题,就只有让他待在身边,随时从他的心声中找到办法。

兵部尚书齐泰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宝钞对应的实物,应该是粮食。”

看到朱元璋没有反应,又继续说道:“民以食为天。最不会贬值的,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粮食。”

“有粮食作实物对应,宝钞一定不会贬值。”

“而且各府县都有粮库,百姓兑换起来也比较方便。”

不少官员点头,认为齐泰说得很有道理。

朱元璋想了一下,齐泰也说到他心里去了。

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

发生宝钞也是如此,其对应的实物,也应该是百姓们常用、必用之物。

朱允炆看朱元璋微不可察的颌首,马上说道:“皇爷爷,孙儿认为齐大人所讲极为在理。”

朱允熥看了看朱允炆,又马上低下了头。

嗯?

朱元璋条件反射般支起耳朵。

「我现在终于明白,啥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整天读所谓的圣贤书,真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让这帮货们治理国家,纯粹在误国误民!」

朱元璋听得很仔细,因为三孙的心声,跟他的看法不谋而合。

就烦这帮子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酸文人!

一个个整天端着个架子,满口的子曰诗云,就觉得高人一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